期刊名称:《中国法律评论》 核心期刊
期刊年份:2021 作者:李曙光
学科分类:破产法 期刊栏目:专论_破产法修改的理论、实践及疑难问题
主持人按
200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时至今日施行已近15年。15年来,一方面,我国自2015年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产法作为改革点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中央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多份文件先后强调完善企业破产制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各级法院破产案件数量的几何级增长,通过修改破产法来从根本上回应现实需求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每年全国“两会”均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相关议案。在此背景下,《企业破产法》的修改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1年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目前,破产法修改已进入关键阶段。
同时,我国破产法理论与实践均取得长足进展。在理论研究上,近年来,对破产法的研究空前活跃,原来从事破产法研究的教授全国不超过10人,现在百名专任师资也挡不住,专业研究队伍更是庞大。各地破产法讲座论坛如雨后春笋,论著论文汗牛充栋,破产法学研究如火如荼。在实践中,全国各地重点城市先后设立了14家专门的破产法庭,各省设立了100余家破产审判业务庭,130余家破产管理人协会也竞相成立,破产法律实践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当此之时,《中国法律评论》推出“破产法修改的理论、实践及疑难问题”专论,希冀通过学术探讨进一步厘清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逻辑的价值取向,达成理论共识,为即将启动的《企业破产法》修改做好理论储备和理念引导,并对破产法律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在本期专论中,李曙光教授对本次《企业破产法》修改的理念、原则及修改重点进行了系统阐述,文章立足于法律实施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暴露的主要问题,在详细论证破产法修改应遵循的市场化、法治化的理念及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地提出了完善破产法的各项建议。韩长印教授聚焦中小企业的重整问题,从中小企业重整的困境及成因出发,在反思了绝对顺位规则下剥离出资人权益这一做法的局限性后,论证了在中小企业重整中保留出资人权益的正当性及相应方案。贺丹副教授围绕个人破产的制度构建,以比较法为借镜,探讨了我国破产免责制度的构建动因,并对其主体范围、决定模式、条件、效力等制度安排提出了具体方案。刘颖副教授关注破产法中合同规则体系的完善,分析了《企业破产法》现行合同规则的立法目的、适用对象及局限性,并以此为前提论述了就特定类型的合同通过设置特别规定来限制管理人的选择权的理论依据及立法方案。司伟法官强调重整程序中对绝对优先原则的坚守,在考察绝对优先原则的规范和价值且总结相对优先原则的质疑和反思的基础上,着重辨析了两者的优劣,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了修法建议。
文章评论